说起中国足球青训,吴坪枫的经历简直是个活生生的缩影。这个曾经的”矮脚虎”现在带着1600多个孩子踢球,可你猜怎么着?他反而把培养国脚的梦想”埋在地下最下面”了。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困境——现在哪个青训机构不是一边教孩子踢球,一边还得琢磨怎么活下去?
青训规模与参与度的冰火两重天
别看吴坪枫的俱乐部十年培养了五千多人,但这数字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啊!我听说现在很多青训机构都在为生源发愁。以前家长还愿意让孩子试试职业道路,现在倒好,一到六年级,绝大多数孩子就被拉回去补课了。你说这能怪家长吗?看看现在的中超俱乐部,欠薪的欠薪,解散的解散,谁还敢把孩子的未来押在足球上?
有个数据挺扎心的: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人数,从最高峰的60多万跌到现在不到10万。这落差,比过山车还刺激!而我们的近邻日本,同期青少年注册球员却稳定在90万以上。这么一对比,是不是突然就理解为什么国足越来越吃力了?
基层教练的生存困境
吴坪枫刚开始做青训时,得自己开车带着球到处找场地,现在虽说有了固定场地,可运营压力一点没小。你知道培养一个青训教练要花多少钱吗?又要考级又要培训,最后月薪可能还不如送外卖。这种情况下,有多少优秀人才愿意留在青训行业?
我认识个青训教练,去年带了8个孩子进了职业俱乐部梯队,本来挺高兴的事,结果今年俱乐部直接解散了。孩子们没处去,家长都来找他讨说法,这叫什么事儿!
出路在哪儿?或许该换个思路
其实吴坪枫现在搞的”市镇街超级联赛”挺有意思的。既然职业道路走不通,为什么不先把足球变成全民运动呢?像中山这样搞社区联赛,让孩子在本地就能踢上正规比赛,既不影响学业,又能保持对足球的热爱。
说真的,中国足球青训现在最缺的不是天才球员,而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。要是能把校园足球、社区足球和职业青训打通,让踢球的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有出路,那该多好!可惜啊,现在的现实是,很多像吴坪枫这样的青训人,不得不先考虑怎么让俱乐部活下去,梦想什么的,只能先放一放了。
看着现在这些青训机构在生存线上挣扎,我不禁想问:当年恒大砸钱买外援的时候,要是能分一点点投入到青训基础设施上,现在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?可惜足球场上没有如果,青训这条路,注定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。
太真实了,现在家长都怕孩子踢球耽误学习😔
日本青训确实厉害,我们这注册人数连人家零头都不到
吴坪枫这样的教练太不容易了,致敬!
社区联赛这个点子不错,至少能保住孩子们的兴趣
看完更绝望了,中国足球还有救吗?🤔
青训教练工资这么低?难怪留不住人才
想起了我们小区足球队,去年也因为经费问题解散了
支持青训改革!希望国家能多给点政策扶持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