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球员退役后做什么?

话题来源: Fun88官方视角:恒大国脚做青训直面现实:想踢职业的孩子少了

说实话,每次看到职业球员退役的新闻,心里总会泛起一丝感慨——这些曾经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,脱下战袍后究竟何去何从?吴坪枫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中国职业球员转型的典型轨迹。记得去年看到数据,中国每年有近千名职业运动员退役,其中足球运动员占比不小,但能像吴坪枫这样成功转型的却不多见。

从绿茵场到训练场的转身

吴坪枫选择青训这条路看似顺理成章,实则充满挑战。我认识几位退役球员,他们坦言刚退役时都会经历”身份认同危机”——曾经是万众瞩目的球星,转眼间要适应普通人的生活节奏。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:吴坪枫最初创办青训俱乐部时,竟然要亲自开车带着球和标志碟到处找场地。这种从零开始的艰辛,恐怕比他在球场上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要真实。

青训行业现在竞争激烈得超乎想象!光是广州地区就有上百家青训机构,要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。吴坪枫的俱乐部能从最初的4个兼职助教发展到15名全职教练,学员人数突破1600人,这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家长们的观念确实变了——十年前可能还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走职业道路,现在大多数都更看重文化课成绩。这种变化让青训机构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窄。

理想与现实的落差

最让人唏嘘的是吴坪枫谈到自己把梦想”埋在地下最下面”时的那份无奈。他最初期待能培养出第二个国脚,现在却不得不面对俱乐部生存这个更现实的问题。这种心理落差,恐怕是很多退役运动员都要经历的阵痛。我听说有些退役球员转型做餐饮、开健身房,甚至转行做完全不相干的工作,都是在寻找新的生活方向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运动员的转型之路也未必都要局限在体育圈。前国脚李明转型做解说员就挺成功,他的专业视角总能给观众带来独到见解。还有的球员利用积累的人脉资源做体育经纪,或者像范志毅那样跨界参加综艺节目。这些多元化的选择,或许能给正在考虑退役的球员们一些启发。

看着吴坪枫现在带着小球员们在绿茵场上奔跑的身影,我突然觉得,尽管现实残酷,但能把对足球的热爱传承下去,未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胜利。只是不知道,在中国足球的寒冬里,这样的坚持还能持续多久?

观点仅代表Fun88官方博客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《职业球员退役后做什么?》有10条评论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