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AR判罚为何争议不断?

话题来源: 韦伯为VAR辩护,排除利物浦对阵曼城扳平比分的可能性视频助理裁判 (VAR) - Fun88官方博客深度解读

说实话,每次看到VAR回放画面在球场大屏幕上定格的那一刻,我的心都会揪一下。这赛季光是英超就出现了不下20次引发巨大争议的VAR判罚,从热刺对利物浦那场离奇的”幽灵进球”,到上周末曼城与利物浦交锋中范戴克那个被吹掉的头球。裁判韦伯在节目里反复解释”裁判的思维过程”,可越解释,球迷们反而越困惑——为什么同样的越位干扰,在狼队和利物浦身上就适用完全不同的标准?

规则解释的灰色地带

仔细研究VAR的判罚逻辑就会发现,问题出在规则本身留下的解释空间太大。就像”明显影响对手”这个标准,简直就像个橡皮筋。安迪·罗伯逊躲球的动作,在韦伯看来足以让门将多纳鲁马产生犹豫,可换个裁判可能就觉得这根本不构成干扰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当利物浦主帅拿出上赛季曼城对狼队的类似案例对比时,裁判组又搬出”球路轨迹不同”这样玄乎的解释。这不禁让人想问:难道每个争议判罚都要靠裁判的”自由心证”来定夺?

数据不会说谎。本赛季英超前12轮,VAR共介入判罚137次,其中28次改判引发了球队正式投诉。最讽刺的是,这些投诉案件中超过六成都是关于”主观判断类”的犯规,比如身体接触程度是否够得上点球、越位位置是否真的构成干扰。反倒是越位线的毫米级判罚,虽然看着揪心,但至少有个明确的标准。

科技与人性化的博弈

我有时候在想,VAR的本意是要消除争议,可现在反而制造了更多争议。裁判们戴着耳机在屏幕前反复端详慢动作的样子,总让我想起考试时纠结选择题的考生。慢镜头放得越慢,简单的身体接触都显得像故意犯规。而且现在的VAR室就像个”黑箱”,球迷永远不知道裁判到底在讨论什么。要是能像网球比赛那样,把裁判的讨论过程实时放出来,或许大家就能理解那些”匪夷所思”的判罚了。

话说回来,足球毕竟是人的游戏。要是真把每个判罚都交给算法决定,那比赛还剩下多少激情?记得上个月有场英冠比赛,VAR因为设备故障暂停使用,那场比赛反而流畅得让人感动。球员们不再围着裁判争吵,球迷也不用提心吊胆地等待视频裁决。或许,我们需要在科技与人性化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,比如限定VAR介入的次数,或者只在进球和红牌这类关键判罚时才启动。

眼看着英超就要引入半自动越位系统了,不知道这会不会是解决问题的良药。但以我对足球的理解,只要裁判的主观判断还在比赛中占据重要地位,争议就永远不会消失。毕竟,要是足球比赛变得像下棋那样每一步都有标准答案,那还叫足球吗?

观点仅代表Fun88官方博客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《VAR判罚为何争议不断?》有4条评论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