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玛丽·厄普斯在曼联主场遭遇的复杂反应,不禁让人感慨女子足球这些年走过的路。谁能想到,曾经被视为“业余爱好”的女子足球,如今已经发展成能让球员跨国转会、引发球迷激烈讨论的职业赛事?这背后其实是一段充满挑战的蜕变历程。
从社区球场到职业赛场
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,女子足球还在为训练场地发愁。德国女足当年夺冠后,部分球员居然要回到幼儿园教师的岗位上继续工作!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世界杯,日本女足夺冠的奇迹让全球看到了技术流打法的可能性。2015年加拿大世界杯更是个分水岭——电视转播覆盖了180个国家,决赛观众人数突破2.5亿,这个数字放在十年前简直不敢想象。
英超女足联赛在2018年完成职业化改革堪称里程碑。各俱乐部开始为球员提供正式合同,曼联女足重启时给出的年薪能达到3.5万英镑起步,虽然和男足比起来微不足道,但至少让姑娘们不用再兼职打工维持生计了。有意思的是,职业化初期还有人质疑“女足比赛会有人看吗”,现在看看欧冠联赛里那些满座的球场,这个问题早已有了答案。
商业价值与挑战并存
2022年英格兰女足欧洲杯决赛温布利球场座无虚席,8.7万人的上座率创下纪录。巴克莱银行签下3000万英镑赞助合同时,很多人才意识到女足的商业潜力。不过职业化进程远非一帆风顺,像挪威女足还在为男女足同工同酬抗争,美国女足国家队直到2022年才达成同酬协议。
现在的女子足球确实今非昔比了。球员转会费从最初的象征性数字涨到2023年克尔的50万英镑,欧冠奖金池也从2015年的300万欧元扩大到现在的2400万。但看着厄普斯面对的那些嘘声,又让人觉得女子足球要真正获得与男足同等的尊重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或许等到哪天女足球员转会不再成为新闻头条,而是像男足那样被视为常态,才是真正的职业化完成时。
女足发展确实不容易,从兼职到职业化真是一步步走来的
记得小时候女足连转播都很少看到,现在都能在电视上看欧冠了
日本女足2011年夺冠那场我看了直播,真的太燃了!
男足女足同工同酬的路还很长啊 👍
女足球员年薪才3.5万镑?这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
温布利8.7万人看女足决赛,这上座率也太厉害了
其实女足比赛节奏慢点也挺好,战术看得更清楚